名士风情

既是省常中的创始人,也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

发布日期:2022-08-24

屠宽,字元博,

生于清光绪五年(1879),

北大街南段东侧临川里人,

史学大家屠寄长子。

宣统二年(1910)屠寄辞官后,

携全家回乡。

因临川里祖宅破败无法居住,

便租住了青果巷东约一百米

麻巷中段北侧的“吴氏中丞第”部分建筑

(今常州市中医院范围内),

从此在那里安家。

叱咤风云,辛亥革命领导人

    屠宽幼时受到良好家教,很早能写文章,后为附贡生。早年留学日本,就读于千叶专门学校。留学期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,初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。

    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学成回国,应天津津沽初级师范学校之聘,主持该校教务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常州筹建常州府中学堂时,遂应故乡之请,出任常州府中学堂监督(校长)之职,他聘请好几位思想进步的留日学生与同盟会会员到校任教,并亲自向学生宣传孙中山、章太炎等人的民主爱国思想,介绍邹容、秋瑾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革命事迹。武昌起义前,组织学生进行军训,进而在校内发起组织16人的反清秘密团体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开,屠元博召集有关人员策划响应,常州府中学堂成了革命势力的大本营。11月6日,常州光复,屠元博应聘为常州军分政府参谋长。民国元年(1912)4月,屠元博成为既是常州府中学堂校长,又兼国民党武进分部副部长之职。同年,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,1913年离校北上就任议员之职。

开拓创新,现代教育开创者

    屠元博任常州府中学堂校长时,学堂初创伊始,诸如学校规模、管理细则的筹划制订等,无不亲自主持。学堂开办之初,见地方小学教员不足 ,遂于校内特设简易师范专科班。学校所聘教师除熟悉所教学科外,多各有所擅长。他根据教师的特长,以及学生自己的兴趣,于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春,设立图画、雅歌、军乐、美术、篆刻等多种游艺部,每天活动一小时,时人称其为“生活教育之首创者”,其性质相当于今日小学中的“兴趣小组”,而技能又高于兴趣小组。所以游艺部制作的一些产品,能在常州物产会、南洋劝业会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。1912年5月,游艺部有80余件作品送美国展出后,备受称赞,并获得“优等奖”奖励。

    1919年,江苏省常州中学建屠元博纪念塔,纪念塔呈烛台形石塔,塔身为单尖四方四棱柱状,每面均阴刻楷书“屠元博先生之纪念塔”9字,借以纪念他建校的功绩。1979年省常中建校70周年时重建于校内“科学馆”前,2007年校舍改建竣工后百年庆典时移置今地。2008年2月26日,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